English

书香总比酒香浓

2000-06-1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周榕芳 我有话说

周榕芳社长的酒量在出版圈是出了名的,朋友们既喜欢又害怕和他喝酒,还热衷于猜他深不见底的酒量。大家说老周是个性情中人,有想法、很厚道。年逾半百后,还将他中学时代的日记结集成一本《逝去的花季》,这种不忘书生本色,不时拾掇起一份好心情抒怀纸上的作为实在雅致。

掐指算来,今年已是周榕芳步入出版界第19个年头。当初,他是以作者身份涉足出版的。写了很多小说、诗歌、散文。作为一名60年代初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,那时候他有一个作家梦,最终拗不过对书的痴迷,他还是选择了为人作嫁当编辑这一行。花了13年时间,他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责编了一套80卷本的《中国近代小说大系》,共3500万字。十几年来,他在江西出版界转了半个圈,先在文艺社,继而人民社,4年前就职教育社社长。

日前,周社长参加完“第16届阿根廷国际书展”,在北京作短暂停留。一边津津乐道着阿根廷和巴西的风土人情,一边抒发着他对这届书展的感受。抛开本次书展的内容不谈,从图书品种、数量到印刷的高质量,周榕芳连连啧啧赞叹,他说:“从展台的布置、宣传手段到营销方式,我们与人家差距很大。看来,我们不光是要追赶美、日、法等发达国家的水平。文化底蕴好、人员素质高、具备购买能力是一个国家出版业能否发达的重要依托。”

周榕芳深知由于受地域限制,江西的出版资源有限,除了教材外,过去,江西教育出版社的一般图书鲜有影响、难成规模。因此,上任伊始,他便把眼光投向北京、上海,依靠全社上下一片团结和他本人对图书市场的判断,他把教育社的框架确定为以重点书为龙头、以教学图书为主体、以科学和人文图书为两翼、以辞书工具书为传统特色,同时对原有图书进行整合,他信任年青人,放手让年青编辑去大胆组稿,他相信事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人才的因素。

1999年夏,从未获过国家图书奖的江西教育出版社凭《季羡林文集》和《中国教育魂》一中双元,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。继湖南科技出版社“第一推动丛书”火爆书界后,赣教版的“三思文库”在1999年初甫一亮相即获好评,几乎成为科技书崛起的“第二推动力量”。随着《经典丛话》、《旧踪丛书》等人文书与《学问中国》、《学术中国》、《千古留存——流坑》等畅销、常销书的出版,大大丰盈了江西教育出版社在全国出版界中的形象和影响。

数月来,网络神话搅得人人心动,很想听听江西教育出版社有何动静。周榕芳说:我想我们还是得考虑大多数国民的承受能力。九亿农民的收入低、文化低,开发这一部分主体的购买力,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。还有,这几年书业的低迷,与下岗人数的飙升不无关系,在这种情势下,我们还是应该顾及更广大的群体的具体需要。我不认为这种思考是传统的、保守的甚至落后的。当然,我还主张最大程度地运用网络带给我们的诸多便利。

对待新兴事物抑或传统事物,周榕芳社长的态度只有一个:踏实应对。在他心里,既把出版当成朝阳产业,也把出版当作他个人价值的体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